English招标采购联系我们微信公众号
天猫旗舰店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
公司动态
集团新闻
业内新闻
媒体资料
质量信用公告

听党话跟党走就是最好的发展机遇 老一代企业家周耀庭畅谈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机遇”

浏览:2018/07/16

周耀庭的工作简历
1943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县港下公社荡上村。
1978年,担任无锡县港下公社荡上村党支部副书记,兼任主抓农业的大队长。
1983年,出任红豆集团的前身——港下针织厂副厂长
1984年,为企业注册“红豆”商标,担任厂长、党支部书记。
1991年,企业率先进入无锡县的“亿元乡镇企业”行列。
1992年,成立江苏省首家乡镇企业集团——红豆针纺集团。
1993年,企业在江苏省首个全面改制为民营企业集团,担任董事长。
1997年,红豆集团在无锡县的民营企业中首个成立党委,周耀庭任党委书记。
1997年,红豆集团被列入全国120家试点企业集团。
2017年,因年龄原因辞去集团董事局主席、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职务。
2017年,红豆集团实现总营销603亿元。

 
这是35年前的1983年6月16日。
无锡县港下人民公社的一纸调令摆在荡上村党支部副书记周耀庭的面前:要他去濒临倒闭的港下针织厂上任。
农民出身的他,虽然并不熟悉工业,但还是毫不犹豫地服从了组织的决定。
这一决定,使周耀庭四十岁的人生,翻开了崭新一页。
这一决定,也使周耀庭成为日后闻名遐迩的红豆集团的创始人。
多年以后,周耀庭回忆说:“那个年代的人,对上级的决定,服从意识是很强的。虽然不懂工厂,但不会可以边干边学。再说,做服装也不复杂。农村干部最大的优势,就是不怕吃苦。”
正是改革开放初期,苏南乡镇企业顶着“挖社会主义墙脚”的骂名异军突起。周耀庭敢闯敢试,很快使这家20多人的祠堂小厂摆脱困境,起死回生。
为了企业,周耀庭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初到工厂的几年间,他的工资大都用于无法入账报销的业务招待,很少有钱拿回家,致使家庭无法支撑三个子女上学,不得不让二儿子在高中辍学。1987年,为了解决企业无大学生人才的问题,他又硬是顶着家庭内外的各种压力,劝说在大学执教的大儿子周海江辞职来到前景不明的企业,充实到产销一线工作。为新一代企业家的成长打下了基础。
周耀庭勤学好思,勇于创新。他以远见卓识为企业注册了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红豆”商标,坚持宁可负债也要做广告、创品牌,使“红豆”迅速成为中国首批驰名商标。他说:“企业的人和物都是无法长久留传的,只有品牌才能代代留传。”


 
周耀庭打破农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用人观念,提倡“一方水土用八方人”,坚持任人唯贤、五湖四海、制度选人,在全国乡镇企业中首创“百万年薪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总经理”。
他不断摸索公司管理方法,创造了“大公司小厂制、内部市场制、内部股份制、活成本死比例效益承包制”的“四制联动”机制。1992年,红豆集团在全省首个成立乡镇企业集团。第二年,他又顶着“搞资本主义”的舆论压力,积极向上争取股份制改革,把乡镇集团改制为民营公司,彻底摆脱了集体所有制的桎梏,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铺平了道路。
后来,他作为红豆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董事局主席成为中国乡镇企业改革家中的代表性人物,得到农业部的高度肯定,获得“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终身成就奖”。
而今,他创办的红豆集团以六百多亿元年营销,稳居中国民营企业500 强前列。



这是21年前的1997年的一个夜晚。
电视里的一则题为《哭泣的红豆杉》的新闻报道,深深触动了周耀庭。报道讲的是云南山上的千年红豆杉被一些不法分子剥皮去牟取暴利,致使这一珍稀濒危树种遭到灭顶之灾。
红豆杉一身都是宝,它全天候释放氧气、能吸收、分解有害气体和物质;树皮含有的紫杉醇,是昂贵的天然抗癌药物;树干则是优质的红木材料。这样的珍贵树种,应该得到保护和开发利用,让其造福人类。
因为与红豆集团同名,因为是珍稀树种,因为其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很高,因为党和国家提倡发展生态产业,周耀庭当即萌生了试种红豆杉的想法。
在组织人力物力攻克了红豆杉的种子发芽、从高山到平原的适应性生长等一系列技术难关以后,素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的红豆杉,终于在红豆集团落户,开始了工厂化、规模化的种植和开发利用。
除了在集团公司内的空地和路旁种植外,周耀庭还租用周边农户的闲置地种植,逐步建成了3万亩红豆杉林园,种植3500万株,每年培育红豆杉苗600多万株。


与此同时,红豆集团对外销售红豆杉树苗和盆景,创办了红豆杉制药厂,开发了系列产品,形成了一条绿色生态产业链,力求成为“红豆杉综合开发利用的全球领跑者”。
2010年,“红豆牌”红豆杉亮相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成为中国绿色生态产业的企业样本。
2014年,红豆集团旗下的红豆杉生物公司在新三板正式挂牌。
凭借在红豆杉种植和开发利用方面的杰出成就,周耀庭两度当选为全国红豆杉保育委员会主席。
人工种植红豆杉,不仅保护了这一珍稀树种、造福人类,也使红豆集团拓展了新的业态,还帮助周边1000多个老农获得了新工作,使周边环境得到改善,长寿老人明显增加。

时光来到17年前的2001年春天。
周耀庭特意作了一次调查,了解年轻一代最喜欢哪些节日?让周耀庭没有料到的是,年轻人普遍热衷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外,对端午节、七夕节等均表示出淡忘。
周耀庭觉得,这种现象值得警惕,企业有责任为弘扬中华传统节日做些事情。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精心策划,结合“红豆”文化内涵,于2001年农历七月初七,推出了“红豆七夕节”大型系列活动。
从此,红豆集团每年坚持不惜投入,举行大型“红豆七夕节”活动。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华人,特别是年轻一代,被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所打动,深切认识到七夕节才是“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


2005年“两会”期间,周耀庭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郑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把端午、七夕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议案》,引起了广泛关注。
2006年,国务院把“七夕节”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
2010年,中宣部等七部委联合发文,把“七夕节”定为“我们的节日”。
2016年七夕之夜,以红豆冠名的七夕节晚会在央视综艺频道隆重播出,成为收视热点。
周耀庭用“愚公移山”精神,复兴了一个民族传统节日,也将七夕节所蕴含的情文化融进了红豆的品牌文化、企业文化之中。
周耀庭回忆说:“刚开始开展红豆七夕节活动的时候,有不少人质疑我们是在作秀、炒作。认为这事不是企业做得了的,应该由国家来做。但我们排除干扰,坚持下来。我们定了五个‘五年计划’,准备花它25年来做成这件事。什么叫自信?自信就在于敢于坚持,就在于持之以恒。”

转眼到了2015年。
周耀庭已年过七旬。虽然多年操劳曾使他两度中风,但他没有过多在意自己的健康,却把目光投向了周边更多需要关心的老年人。虽然他自己一直生活简朴、省吃俭用,但他对待公益事业却总是慷慨大方,充满爱心。
这年3月,他和周海江共同出资1000万元设立的“无锡耀庭慈善基金会”正式成立。第二年,父子俩再次追加1000万元,使基金扩充到2000万元。
基金会把关爱重点定位于当地的百岁老人、老干部、老党员。4年来,先后对37位百岁老人每人全都发放了10万元关爱金,由此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有力弘扬了“关爱老人、提倡孝道”社会风气。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周耀庭这位75岁的老人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无论是对红豆集团发展的贡献,还是对红豆杉保护与开发的贡献,还是为复兴中华七夕节、弘扬孝道、关爱老人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周耀庭都可谓居功至伟、令人尊敬。然而,作为一个已有46年党龄、做过39年党组织书记的老支书,周耀庭对这一切却十分淡然。他说,无非就是始终不忘三句话9个字——“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

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记者采访周耀庭:“您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早年的亲历者、实践者、先驱者、受益者、成功者,现在回过头来看这40年,您有什么感受?您觉得现在的创业者应该如何把握历史机遇?”
周耀庭说:已经过去的40年,党和国家给企业给创业者创造了无数的大好发展机遇。有些企业、有些人为什么一次次错失机遇?关键是看不到、看不准、抓不住机遇。
这里面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听党话、跟党走”。因为党的方针政策,影响整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走向,最具前瞻性、全局性和影响力。把党的方针政策理解透了,及时决策行动,就是最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有些企业有些人,习惯于耍小聪明,钻政策空子。国家倡导环保,强调要办好社会友好型产业,但有的企业却继续偷偷排放,结果是被罚款遭关闭,错失了发展环保产业的时光。红豆集团不是这样,我们就用好国家倡导环保的机遇,大力种植红豆杉,得到政策的支持,形成了一块新的生态环保产业。
再一条就是在历史机遇面前,不能犹豫,还要有个人牺牲精神。机遇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时间不等人,一拖机会就没有了。做每个决策,都是对企业当家人的意志和承受力的考验。当年,我劝儿子周海江辞去大学教员职务来到前景不明的企业工作的时候,就承受了不少压力。亲友们怪我砸了儿子的“金饭碗”,上级和厂里的一些人却指责我在安排“接班人”,但我实际上只是想解决企业没有大学生人才的困境。因为那个时候根据国家政策,乡镇企业根本无法分配到大学毕业生,所以企业只能自己想办法引进人才。引进不了其他人才,只能动自己儿子的念头。人才、厂规、机制、品牌,是当时乡镇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面对各种压力,我只能一个人扛着。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真正把所握住机遇。